永定河“五湖一线”修复工程二标段新进展
添加时间:2024-12-09 09:13:49 作者:刘偶
来源: 首都建设报
分享到:
使用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晓月湖完成30%,园博湖完成70%,宛平湖全部完成,管线及自动化工程也已经完成50%,近日,备受市民关注的永定河“五湖一线”水毁修复工程二标段迎来新进展。12月4日,记者从施工方北京建工城乡集团通成达公司获悉,该项目正在加紧进行余下湖泊和管线修复建设,截至目前,提前6个月完成合同工期节点,预计整体工程将于明年年底前完工。
永定河“五湖一线”水毁修复工程自三家店至宛平湖末端,修复工程共分为五湖水毁修复和管线修复两大部分,其中五湖区总修复长度约18.40公里,涉及门城湖、莲石湖、园博湖、晓月湖、宛平湖五大湖区,管线修复总长度53.6公里,涉及右岸循环管线、左岸再生水管线以及右岸滞洪水库供水管线。其中,二标段负责修复园博湖、晓月湖、宛平湖以及4公里管线,包括河道平整与主槽整形、护岸修复、跌水修复、滩地平整、道路交通修复、植物防护、管线修复等多项内容。 园博湖作为去年水毁受损最为严重的湖区之一,本次总修复长度约5.2公里,是二标段中修复面积最大的湖。项目技术负责人陈立超介绍,刚进场时,园博湖两岸护坡已全部被冲走,原先预估65米水流断面,被冲开到110米。为了重建防护坡,平均1公里河道护坡就使用了5万平方米铅丝石笼,整个园博湖铅丝石笼用量达3.7万立方米,修复用土方量更达到惊人的23万立方米。“我们组建了60余台的大型运土车队,光运土一项,就先后出动近1万车次。” 除了整体修复量大,相比其他湖区,园博湖下穿京原铁路河段,也是本次项目部修复重难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京原铁路桥位于园博湖北侧,全长316米,横跨整个湖区,桥下8根混凝土桩支撑着整个铁道桥。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铁道桥防洪安全,项目部在铁路桥下方设置了长132米、宽3米的前戗结构,当洪水来临后,可减少水流速度30%以上,提升桥下河床防洪性能80%以上。“相比常规前戗结构,我们本次采用超深梯形前戗设计,总深度达7米,比常规深度增加40%左右。”陈立超告诉记者,7米深前戗结构在施工时,采用1米1层的钢筋石笼台阶式分层码放,同时石笼内石料全部采用人工筛检,只选用直径15厘米至40厘米的卵石,在石笼全部码放完成后,最终施工人员再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灌缝处理,确保结构稳定。“虽然过程看似简单,但是长1米、宽1米、高1米的正方形石笼,全部需要人工进行石头码放,这样才能确保石块间缝隙符合设计要求,如果缝隙过大,在洪水冲刷后,有可能就会影响石料稳定度,导致石笼位移。” 在修复过程中,项目部还通过引入智能化机器人设备,助力“五湖一线”修复工程高质量建设。陈立超告诉记者,在管线修复中,为确保辖区内所有管线零隐患,项目部专门引进了智能机器人探伤设备,对辖区内所有管线进行Ι级探伤,通过先后对管线进行约50公里探伤测试,相比原有勘察报告,又额外发现3处隐患点位。“我们这次找到的漏点裂纹宽度不足2毫米,平时仅用肉眼检查,是完全发现不了的。” 陈立超介绍,下一步,该项目将重点针对辖区内卢沟桥和小清河断桥两处文物古迹区河道进行修复,目前相关方案已上报相关单位,待专家论证通过后,将尽快开展施工。“如果进展顺利,修复后的卢沟桥桥下景观,最快将在明年年初,以全新面貌亮相。”